学校简介
基本内容
创建时间(1922年) 1908年教育部发出“实业为国”号召,岳池乡贤罗瑶琴在城关东门外修建王字楼一座,于1919年开办指导种茶、育桑、养蚕的实业所,因故未成功。本县热心教育事业的杨星阶(拔贡)、田昌伯、罗瑶琴等人,经一再策划,选中此处,于1922年下期正式办起了岳池县第一所中学,命名为“岳池县立中学堂”。 办学历程 解放前的二十七年中,经历了四次更名。岳池县立中学堂(1922~1924),岳池县中学校(1925~1939),岳池县立初级中学校(1940~1944),岳池县立中学校(1945~1949),办学规模从创办时3个班增加到19个班,教职工从10余人增加到64人。开设以初中班、高中班为主,还奉命于1926年设了一个文学专修班(即师范班),学制三年;于1942年附设简易师范科一班,学制一年。1947年9月将附设的简易师范班移交给岳池县简易师范学校,结束了附设师范班的历史。1948年7-8月,部分师生参加了岳武起义,一批地下党员被捕,后在渣滓洞惨遭杀害。 解放后,历经“接管改造,三校归一”,“曲折坎坷,拨乱反正”和“改革发展,创立辉煌”三个阶段。1950年5月,岳池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并入,该校前身岳秀女校,始创于1906年。 1951年上期岳池私立新三中学并入,该校创建于1939年,创始人于佑任,原国民党监察院长。合并后,更命名为“川北区岳池中学”。1953年1月,奉省教厅通知,定名为“四川省岳池中学校”。 五、六十年代,由于“左”倾错误干扰,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,“文化大革命”给学校带来了严重灾难。到1976年10月结束十年动乱,才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。1977年秋恢复升学考试制度以来,教学质量迅速提高。1982年,被确定为原南充地区重点中学,1985年高初中教学班达24个,教职工有136人。1987年9月在全县率先试行校长负责制,加强和完善了学校内部管理,办学规模不断扩大,办学条件日益改善,教学质量显著提高,被人们誉为“岳池最高学府”。 近年来,为大专院校输送了一大批合格新生,先后有30名学生荣获高考全市和全县状元。每年高考升学人数占全县60%左右,居广安市前三名,现已连续两年保持全市第二位。学生唐治、冯翱、耿维、杨凡、王春等分别考上清华、北大、人大、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学,考入清华的耿维以高考684分获2000年全省理科第二名,仅比第一名差3分。 学校新建有宏章科技楼、综合教学楼、标准运动场、男生公寓、办公楼,装备了光纤宽带校园网、闭路电视系统,开通了远程教育,构建了现代信息技术平台,各项教学设施设备达到或超过了省级示范高中要求。征地140余亩,启动了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工程,修建新教学楼、体育馆、游泳池,400米塑胶运动场,学生食堂、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,总投资达将到5100余万元。 学校发展壮大,现有教学班66个,教职工255人,先后荣获了省体育先进校,推行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》全国先进单位、省校风示范学校、省级示范性高中等称号。力争在2005年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,高中教学班增加到80余个。初中分校基本建成,教学班达到20个班以上。
相关评论
- 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-
相关新闻
烂爆了的学校 过节回次家票都买不到 真不知道校领导们都在干什么 从以前审批活动的时候 那些小领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到同学遇到的各种委屈 难怪学生没有归属感
大门很气派,校园面积不小,绿化也不错,体育场有点旧了